
古代行刑为什么要在午时三刻
平时我们在影视剧和小说中,经常的可以看到处决犯人的时候,宣判者的说辞基本上是一致的“午时三刻,开刀问斩”,而且犯人被押赴刑场的时候,如果时间还没有到“午时三刻”的话,监斩官肃然危坐,等待“吉时”到来,多一分或少一秒都不可以。 今天小编就和大...
平时我们在影视剧和小说中,经常的可以看到处决犯人的时候,宣判者的说辞基本上是一致的“午时三刻,开刀问斩”,而且犯人被押赴刑场的时候,如果时间还没有到“午时三刻”的话,监斩官肃然危坐,等待“吉时”到来,多一分或少一秒都不可以。 今天小编就和大...
在一般人看来,肌肉发达的男人,爆发力都比较强,打起架来非常勇猛,如众人所崇拜的一代宗师李小龙,浑身都是肌肉。一些历史剧中的猛将,基本都是夹肉男的形象,块头不是一般的大,随随便便就能干倒一大片。然而,根据古人留下的画像,那些猛将的形象却与电视...
今天跟大家聊聊四大文明古国,为何没有古希腊和古罗马?说起四大文明古国,中国人恐怕是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教科书告诉我们,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代中国。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东北部,尼罗河中下游地区,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,在公元...
臣子上朝,从坐着、站着到跪着上朝,是皇权的集中还是文化的退步? 在古代,大臣上朝是坐着的,到了清朝满朝文武都要跪着,这是怎么了?封建帝制在我国流行了多年,君臣之间总是有着各种礼仪的约束,在历史的发展期间也发生过很多的变化。 如今,当我们打开...
“死要面子活受罪”这是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,带有讽刺意味,是对一些爱面子、好体面、讲排场的人说的。但这句话的关键在后半句,就是“活受罪”,意思是得不偿失、赔钱赚吆喝。有这种需求的人,现实中却大有人在,在如今讲颜值的年代,可能要面子的人更...
剑是冷兵器时代的常见兵器,但其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。最早的剑,是贵族随身佩戴之物,随着社会变迁,平民也可佩剑。在古人看来,赠剑代表十分珍贵的情谊。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关于神剑的传说,尤其道教给剑加上了法术的神秘色彩。与剑有关的传说有哪些呢...
和氏璧,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一块玉璧,相传为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,因此称为和氏璧。历史上的和氏璧更是有着许多经典的故事,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。 据传和氏璧本身是纯白色的玉璧,但楚国地区以及可能是和氏璧产地的中国陕西蓝田县均不出产白玉,所以它的颜...
算命是一门略神秘的玄学,以《易经》为根基、以阴阳五行体系为理论依据的学问。《周易》起源于伏羲八卦,伏羲八卦又源于“河图洛书”;《易·系辞上》说:“河出图,洛出书,圣人则之。”从河图洛书到八卦符号再到解释八卦的卦爻辞,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发展走...
十八铜人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虚构团体。在虚构的传说中,十八铜人相当於少林寺的守门神,以十八铜人阵阻却未获许可的出寺或入寺。顾名思义,十八铜人共有18人,其构想是由十八罗汉衍生出来的。在电影和各种媒体的宣传下,十八铜人有一个比较普遍的具体形象,即...
轩辕黄帝原名:姬轩辕。本姓公孙,后改姬姓,故称姬轩辕。 黄帝,为《史记》中的五帝之首,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,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,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,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;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...
黄泉,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。打泉井至深时水呈黄色,又人死后埋于地下,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,也就是阴曹地府。黄泉又称九泉、九泉之下,九泉指九个泉井深,或谓天有九重天、地有九重地,表示极深,地下极深处即谓...
1921年10月27日开始发掘,12月1日结束,历时36天。发掘由安特生和地质学者袁复礼主持,地质调查所采集员刘长山、陈德广、白万玉、姚某、张某(后二人佚名)5人参与,加拿大骨骼研究专家步达生(D·black)博士和奥地利生物学名誉技师师丹...
8月31日,电视剧《一剪芳华》在正版视频平台上线。该剧由刘佩琦、张晨光、陈佩斯等多位戏骨级的演员担任配角,张昊唯、盖玥希两位青年演员担纲主演,讲的则是清末民初一群裁缝的故事。这部剧的核心意旨是“中国传统服饰文化”。基于目前已经播出的内容来讲...
咸猪手,指猥亵男子或女子的色狼动作,比如说袭胸、摸臀等。在粤港地区有非礼女孩子之意。 释义 在广东珠三角地区、香港等地的粤语人群中,“咸猪手”这个词汇时有出现。特别是香港媒体经常以“咸猪手”表示“性骚扰”。 典故 相传唐朝天宝年间,杨贵妃与...
很多人都会说“女大十八变”,用来夸赞女孩子越长大越好看,与以前完全是两种样子,但是这其中的“十八”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深层含义吗?这个十八指的究竟是什么,是女孩子长到十八岁之后,与以前不一样,还是说从小到大会有十八种变化,每一次的变化都会越来越...
我国水利建设,自古以来,一直受到各族人民的重视。人们经过几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,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陆续修建起千千万万的水利设施。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出名的吧! 1、都江堰(世界遗产5A景区风景名胜水利风景区)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,2...
何兆武,湖南岳阳人,历史学家、翻译家,清华大学教授。2021年5月28日上午,何兆武于北京逝世。 人物生平 1921年9月生于北京,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,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史系,1943年至1946年在西南联大外文系读研究生。...
梁从诫,祖籍广东新会,出生于北京市。祖父梁启超,父亲梁思成,母亲林徽因。曾任全国政协委员、全国政协常委,全国政协人口、资源、环境委员会委员,民间环保组织“自然之友”(中国文化书院·绿色文化分院)创办人、会长。 1954年,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...
“焚书”是对文化的一种粗暴践踏,在封建社会,统治者为了在思想上消除异己,加强自己的皇权统治,通过“焚书”对百姓进行思想统治,其目的就是统一思想,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,以便皇权可以相传万世千秋。 在我国历史上,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焚书坑儒,但秦...
费振刚,生于1935年,男,汉族人,辽宁辽阳人,北京大学著名文学学者。 人物简介 费振刚于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;1961年,作为青年教师代表主编《中国文学史》,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别奖;1994至2000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。 2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