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史使人明智
鉴以往而知未来

标签:康熙

武进士身份介绍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武进士身份介绍

迷历史阅读(159)评论(0)赞(0)

武进士是明清时武举殿试及第者之称。以清代为例,在乡试文科举行之后的两个月,即于同年十月开武科乡试。其内容分内、外两场。外场试学射、步射、技勇等,内场默写武经。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外场为主。 会试也有武科,于乡试武试的同年九月举行。各省的武举人参...

趵突泉少一点大明湖多一横的原因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趵突泉少一点大明湖多一横的原因

迷历史阅读(133)评论(0)赞(0)

关于趵突泉的“突”字少一点,大明湖的“明”字多一横的解读,济南民间通常是关联在一起的,最流行的说法是:趵突泉三股水的流势太大,把那一点给冲走了,然后流到大明湖里,所以“明”字就多出了一横…… 写“突”字少一点的人叫胡缵宗,曾做过明朝的山东巡...

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

迷历史阅读(160)评论(0)赞(0)

吃水不忘挖井人,吃瓜不忘引瓜人!红薯,最早叫番薯。番的意思较多,其中一个就是域外的、外族的、外国的,旧时概指外国的,也就是从外国过来的。古时整个世界都是以农业为主,所以从国外引到我国的瓜果蔬菜,都叫“番××”,如番茄、番薯等。毋庸置疑,番薯...

古代圣旨能伪造吗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圣旨能伪造吗

迷历史阅读(175)评论(0)赞(0)

随着古装剧频频播出,相信大家对圣旨并不陌生吧。一道假圣旨救人于水火,抑或是一道假圣旨送好人于地狱之中,这种桥段频频出现在影视剧里。一道假圣旨混淆视听,既能救人,又能杀人,的确是个好东西。不过伪造圣旨并假传圣旨,犯的是欺君之罪,一般会判死刑,...

古代天子出行的座驾是几匹马拉的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天子出行的座驾是几匹马拉的

迷历史阅读(411)评论(0)赞(0)

从古至今,皇家的代步工具不断变迁,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。根据《逸礼·王度记》记载“天子驾六,诸侯驾五,卿驾四,大夫三,士二,庶人一。”在洛阳出土的“天子驾六”车马坑中,六匹马拉的两辆马车,是东周中期皇帝的座驾标准。 在生产力相对薄弱的古代,除...

古代人平均寿命为什么这么短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人平均寿命为什么这么短

迷历史阅读(164)评论(0)赞(0)

说到古人平均寿命,网上流传着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:平均30岁。这个数据到底靠谱不靠谱?估计稍微懂点历史的小伙伴,马上都能甩出来一堆数据打脸:清朝12个皇帝,最大的活了89(乾隆),最小的活了19(同治),12个人平均寿命52岁,你给我说30?...

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什么意思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什么意思

迷历史阅读(257)评论(0)赞(0)

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指中国清代康熙年间对赋役制度的改革措施。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,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,不再承担丁役。 康熙五十一年(1712)二月二十九日,康熙帝宣布将丁银税额固定、不再增收的主张,准备命令各省督抚将现行钱粮册内有名...

古代如何处理难产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如何处理难产

迷历史阅读(107)评论(0)赞(0)

我们都知道妇女产子是大事,俗话说是过鬼门关,是女人都要过这一关的。现代女性如果难产,医生可以通过娴熟的剖腹产技术挽救产妇和胎儿的生命;但是在古代这项技术的死亡率极高,多数人可能会一尸两命。那古代没有剖腹产,那“难产”时该怎么办?答案或许有点...

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中国古代九大禁卫军

迷历史阅读(390)评论(0)赞(0)

今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一个早就名声在外的古代组织“禁军”,也可被称之为禁卫军、亲卫军、近卫军或是御林军等等。禁军是只属于皇帝的军队,职责就是保皇皇宫以及皇帝的军队。禁军的等级相当于如今的【宪兵】或是【保镖部队】这样的组织。 禁军的诞...

古代陪葬的人怎么死的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陪葬的人怎么死的

迷历史阅读(186)评论(0)赞(0)

我国封建制度存在了两千多年,在这段时期内,帝王的命令就是最大的旨意,俗称“圣旨”,而老百姓的命则像蝼蚁一样下贱,只要帝王看他们不顺眼,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处死他们。一些残暴的帝王和奴隶主们还专门发明了“殉葬”制度,就是在他们死后,挑选活人为...

古代的武状元厉害吗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的武状元厉害吗

迷历史阅读(164)评论(0)赞(0)

考武艺的科举始于武则天时。《新唐书·选举制》:“武举,盖其起于武后之时,长安二年,始置武举。” 历代武状元知名度较高的很少,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只有一位,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因其横空出世而得以延续,得以苟延残喘。这位英雄如天空中的一轮明月,照亮了...

古代皇帝立太子的标准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皇帝立太子的标准

迷历史阅读(99)评论(0)赞(0)

皇帝是古代历史中的词语,在这皇权之下,有多少纷争与危险。我们无法知道,更无法感受。古代的皇帝没有表面上那么光彩,他必须心系百姓,每一个决定都要为了后世着想,立太子这一个决定,就足以让皇帝忧心忡忡,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,就会留下千古骂名,然而历...

古代百姓告御状有多难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百姓告御状有多难

迷历史阅读(136)评论(0)赞(0)

对于告御状我们大家也不陌生,现在很多古代的影视剧都会出现专门描写平民告御状的煽情镜头。明太祖朱元璋则规定,庶民的冤情,可直接向皇帝反映,官员不得阻拦。清初,勤政的康熙多次深入民间,探访民间,民众告御状的机会自然不少,但这样体察民情的皇帝毕竟...

古代嫡庶尊卑很严重吗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嫡庶尊卑很严重吗

迷历史阅读(142)评论(0)赞(0)

在各种古装电视剧中,常常出现嫡庶相争的剧情。大部分情况下,嫡子都是更受推崇和支持的一方。只因为其母是正妻,就能够获得比其他子嗣更加优渥的待遇,甚至家业或皇位的继承权。那么,古代人的嫡庶观念真有电视剧演的那么严重吗? 古代时,嫡庶观念相当被看...

瓜皮帽是什么年代的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瓜皮帽是什么年代的

迷历史阅读(174)评论(0)赞(0)

瓜皮帽是形成于明朝,流行于明、清、民国三代的一种首服。又称六合一统帽、六合帽、六合巾、小帽、西瓜帽、瓜壳帽、瓜拉冠、秋帽、困秋等,因其由六块黑缎子或绒布等连缀制成,底边镶一条一寸多宽的小檐,形状如半个西瓜皮故而得名。 起源发展 瓜皮帽形成于...

千叟宴为什么被称为催命宴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千叟宴为什么被称为催命宴

迷历史阅读(100)评论(0)赞(0)

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,皇帝都是手握无上的权力和拥有绝对的地位的。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戒律森严的规则来巩固他们的地位。假如有人不遵守,违背了这些规则,他们便会受到极其严厉的处罚。而作为臣子,对于皇帝赏赐的物品,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,也只能欣...

古代盛世局面有哪些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盛世局面有哪些

迷历史阅读(476)评论(0)赞(0)

自秦始皇建立秦朝,中国经历很多朝代的更替,但是国家繁荣昌盛,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局面却屈指可数。有的朝代出现好皇帝,可以中兴几年,然后又衰退了,所以“盛世”离不开前后几代人的努力,比如在唐朝有了“贞观之治”才有了“贞观遗风”,然后才有的“开元...

古代科举舞弊的多吗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古代科举舞弊的多吗

迷历史阅读(162)评论(0)赞(0)

在科举时代,舞弊手段非常多样,主要有夹带、代考、传递、冒籍和通关节等。这些舞弊形式又衍生放鸽子、点爆竹、扔石头、从屋顶传递等形式。从这些舞弊形式来看,考生们为了突破严密的科举制度而“走捷径”,真是竭尽所能,手段花样百出。这也表明科举及第对于...

七杀碑真的存在吗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七杀碑真的存在吗

迷历史阅读(99)评论(0)赞(0)

朝代更迭,战乱祸害,往往都会让所在地区受到巨大的损害。打仗不仅要看兵力,同时也要拼物资,战争的消耗往往能让一个国家生生被拖死。而在诸多消耗品中,最大的消耗便是人力。这不仅仅指上战场的士兵,还有那些被屠戮的生产物资的百姓平民。一场战争下来,当...

为什么清朝皇宫供养了很多西方传教士-迷历史
历史事件

为什么清朝皇宫供养了很多西方传教士

迷历史阅读(101)评论(0)赞(0)

清朝从清世祖顺治皇帝开始,就在宫廷里供养、任用了很多来自西方的传教士,如单是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代就有将近80位传教士在宫廷中。由此在宫中形成了一个由西洋传教士组成的群体。这一群体除了人数不少以外,还长时间的在宫廷中“效力”,甚至担任了很多重...